甲状旁腺的生理与解剖
【概述】甲状旁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第2、第4鳃囊的内胚层背侧上皮增生发育而成的。在迁移的过程中,第3鳃囊的衍生物发展成为位于甲状腺背面下部的甲状旁腺,第4鳃囊则演变为上方的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是棕黄色,鲜栗色或红色似大豆的扁圆形小体。每个甲状旁腺的重量约35mg.贴附于甲状腺侧叶的后缘,多位于甲状腺被膜之外,有时则在甲状腺实质之中。甲状旁腺一般有4个,每个都有其结缔组织包膜。
甲状旁腺的结缔组织包膜很薄,此包膜向腺组织中伸入微细的纤维。使腺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状。
主细胞构成甲状旁腺实质的主体,分泌甲状旁腺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边形嗜酸性细胞的生理功能尚未阐明。甲状旁腺内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至成年期脂肪细胞含量最多,可占腺体的50%.甲状旁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分泌甲状旁腺素(PTH)。PTH的生理作用是促进钙离子进入细胞并激活细胞内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使线粒体内钙离子逸出,从而提高细胞浆内钙离子浓度。cAMP、钙离子激活蛋白激酶和胞膜上的钙泵,增强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增加骨和血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近端肾小管对磷和钙的重吸收,促进近端肾小管25(OH)D3羟化成为1,25(OH)2D3的过程,增进肠黏膜对钙、磷、镁的吸收。
甲状旁腺素和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降钙素相拮抗,并受血浆钙离子浓度的调节,以维持血钙水平的相对稳定。
一般情况下,上部的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两侧叶后面的中上1/3交界处,位置比较恒定。下部的两个甲状旁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随胸腺向下移位,位置变异较大。常见位置是在甲状腺下极的附近,甲状腺下动脉的下部和食管的后面或沿气管前方至上纵隔内。
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来自于甲状腺上、下动脉间交通支延伸的小动脉支,亦可直接由甲状腺上动脉或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供应甲状旁腺的静脉回流至甲状腺中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的静脉丛。甲状旁腺的神经来自血管丛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甲状旁腺的淋巴引流至气管旁淋巴结和颈内静脉的淋巴结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