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操作方法】施行显微外科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应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要熟悉所进行的操作步骤、操作部位的显微解剖和生理功能。术中要求操作精细,每一动作均要准确无误。且尚需有使用灵便的手术显微镜,得心应手的双极电凝镊子和各种不同口径的吸引管,以及必需的精细而轻巧的显微剪刀、刀、剥离子、蛇形牵开器等手术器械。
良好的手术显微镜,就是要调节灵活,变倍迅速,变倍后仍应保持视野清晰,而不需再重新调整焦距。显微镜倍数在6~40倍间,一般常用放大率为10倍左右。神经外科显微技术的操作距离一般在20~30cm间,最大可达40cm,根据操作需要可应用不同焦距的物镜进行调焦到所需的合适距离。照明方向应与显微镜同轴,亮度和覆盖范围要确当,如无冷光源则照明光线的径路上要有滤去红外线的聚光器械或能隔热的玻片,以避免灼伤组织。
术者要熟悉双极电凝的性能。13cm长的镊子适用于脑或脊髓的浅部手术,18.5~22.5cm的镊子适用于颅内深部手术。为不影响手术视线,可用枪状镊子。如连续持久操作,为了不易疲劳,可用轻巧镊子。为能边分离组织和边电凝止血,可用弹性镊子。用双极电凝夹持血管要留有空隙,即轻轻靠着血管壁不要夹紧,电凝血管呈焦黄色即可,不要灼成炭黑色。在电凝深部血管前,可先在皮下或浅部血管调试电流强度。对双极电凝镊子必须要妥善使用和保养,不能用双氧水清洗和高压蒸气消毒,必须用53℃的环氧乙烷气消毒。为避免组织粘附于镊尖,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用生理盐水冲洗,粘附于镊尖的焦糊状组织切忌用刀刮,以免损伤镊尖内面嵌入的银、铂或合金钢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随时用湿纱布擦拭干净。如镊尖粗糙或褪色则表明失效,应及时更换。
要正确地使用显微技术操作中的手术器械。蛇形脑牵开器、刀、剪、高速微型钻、显微组织镊、剥离子、吸引器、各型号动脉瘤钳和动脉瘤夹等均需熟悉其性能后方可使用。吸引器的作用除清除术野中的积血、脑脊液、脑组织和肿瘤碎片外,还能做钝性分离用,在细心操作下可用来牵开肿瘤或动脉瘤等附近的血管和神经,以充分显露肿瘤、动脉瘤颈和一些动脉的穿通支。在做肿瘤囊内切除时,最好能吸住但不吸断瘤内小血管,利用双极电凝止血。目前还有配备冲洗、光导纤维照明和(或)电凝止血等功能的吸引器。Yasargil还设计了一种无侧孔,长30cm,头端外径1.5mm,边缘圆滑不易损伤周围脑组织的吸引器。在显微手术中,术者要能熟练使用形状、大小合适,便于分离组织的显微剥离子,以分离肿瘤表面或动脉瘤两旁的蛛网膜,分离血管或神经周围的粘连。
总之,显微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已愈来愈多地被国内外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所重视,许多脑深部、脑底部肿瘤和脑血管等疾病,在肉眼下手术,不仅操作困难,疗效也有一定限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而在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下,则可获得根治,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明显下降。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已占很大比重。因此,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尤其是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必须练好这一基本功,进行显微外科技术训练,掌握显微外科操作要点,熟练操作各种显微手术器械,锻炼手术技巧,为今后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提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