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病因是儿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围生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是小儿时期伤残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可伴智力低下、癫痫及感知觉异常。活产婴儿发病率为0.5‰~5‰。
引起脑瘫的病因较多,一般将致病因素分为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三类。约1/3病例难以明确病因。
1.出生前因素包括胎儿发育异常、围生期感染、出血、缺血缺氧,以及母亲营养障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外伤等疾病或放射线、药物等理化因素等。
2.出生时因素包括早产、窒息、产伤、颅内出血等。
3.出生后因素缺氧、严重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外伤、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等。
编辑推荐:
儿科要点:小儿分期特点及生长发育考点剖析及习题汇总
2020年儿科主治考试考什么内容?怎么考?
儿科主治医师考情分析&备考计划 快来get!
以上“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要点!脑性瘫痪的病因”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