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儿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除能引发ARF各原发病的表现外,ARF本身表现为一经典的少尿-多尿-恢复的过程。
1.少尿期 致病因素作用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尿量减少当<250ml/(m2·d)时称之少尿,并出现显著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如水潴留而体重增、水肿、血压高、循环充血直至心力衰竭、肺水肿,电解质改变〔显著的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低血钠)的相应症状,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因氮质血症引起的多系统受累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烦躁、意识障碍、惊厥、贫血、出血倾向等)。
2.多尿期 患儿经过少尿期后可突然或缓渐发生利尿、尿量增多,但其氮质血症之恢复常较缓,此期可发生脱水、低钾血症等改变。
3.恢复期 此期内尿量、血生化异常逐渐恢复。但肾之浓缩功能常需较长时间才恢复正常。
编辑推荐:
儿科要点:小儿分期特点及生长发育考点剖析及习题汇总
2020年儿科主治考试考什么内容?怎么考?
儿科主治医师考情分析&备考计划 快来get!
以上“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要点: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