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是儿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急性型再障(重型再障Ⅰ型)
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贫血多较重,且呈进行性加剧;出血常较重,皮肤、黏膜出血明显,可有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颅内出血常可危及生命;常伴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约1/3病例肝于肋下1~3cm,脾及浅表淋巴结一般不大。网织红细胞<0.5×109/L,血小板(10~20)×109/L,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病程较短,一般1~7个月。
(二)慢性型再障
起病及进展均缓慢,病情较轻。患者主要表现苍白、皮肤散在出血点;感染常较轻、易于控制;肝脾、浅表淋巴结一般无肿大。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多灶性增生,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细胞比例增多,巨核细胞减少,骨髓小粒脂肪细胞增加。病程较长,一般1~4年。 部分病例在病程中发展为急性或重型再障的临床表现(重型再障Ⅱ型)。
编辑推荐:
儿科要点:小儿分期特点及生长发育考点剖析及习题汇总
2020年儿科主治考试考什么内容?怎么考?
儿科主治医师考情分析&备考计划 快来get!
以上“儿科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