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及心电图特征治疗是什么呢?
1. 概述
房性及交接区性心动过速称为室上速
发生机制:
多数为折返激动
其次为心房或房室结自律性增高
2. 临床要点

2. 临床要点-临床表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完全一致,心率固定而规则。
婴幼儿常烦躁不安、拒食、呕吐、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听诊肺部有啰音,心率230~300次/分。
儿童发作时心率约160~200次/分,常诉心悸、头昏疲乏、烦躁,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少数可有短暂晕厥,但较少发生心力衰竭或休克。
2. 临床要点-心电图特性
P-R间期绝对匀齐,婴儿常为230~300次/分,儿童常为160~200次/分;
异位P′波形态视激动起源部位而定。大部分P′波可以辨认,当心率过快时,P′波与T波重叠,而不易辨认;
QRS波群形态正常,少数合并室内差异传导或逆向型折返心动过速时,QRS增宽;
心室率过快,且持续时间久者,可出现继发性ST-段压低及/或T波倒置;
突发突止,刺激迷走神经可中止发作。
3. 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及心电图特征治疗”的汇总,更多关于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