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和治疗预防是什么吗?今天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
一、临床表现:6个月~2岁最多见
一般表现 | 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口唇、甲床最明显 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 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
髓外造血 | 肝、脾可轻度肿大; 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大愈明显 |
非造血系统 |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其他(感染,反甲) |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喂养史
临床表现
铁代谢检查
血象特点
三、治疗及预防
口服铁剂 | 二价铁盐容易吸收,每日2~6mg/kg,分2~3次口服 最好在两餐之间服药。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吸收 铁剂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左右停药 |
铁剂有效 | 治疗有效者3~4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 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3~4周达到正常 |
预防 | 喂养指导; 及时补充铁剂; 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2个月给予铁剂预防 |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儿科主治医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