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儿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早产儿的病理生理特点

早产儿的病理生理特点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体温:

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稳定性不好。

②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

③皮下脂肪少,贮热能力低,供应热能的棕色脂肪组织发育未成熟。

④过冷时肌肉颤动的反应少,控制血液流至皮肤微血管的血管扩张能力差。

⑤胃肠发育不全,无法摄取足够热量来维持体温。

⑥汗腺功能不足,妊娠32周以下出生的婴儿不会出汗。

⑦活动力差。

(2)呼吸系统:

①呼吸中枢、呕吐反射、咳嗽反射均比较微弱,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②肺泡发育不全,缺乏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透明膜病。

③容易发生呼吸困难、不规则的呼吸暂停及发绀。

④胸廓及呼吸肌无力,需较强的刺激才能起反应。

(3)循环系统:

①由于肺部小动脉的肌肉层发育未完全,使左至右的分流增加,易有开放性动脉导管,愈早产的婴儿,其开放性动脉导管发生的比例愈高。

②缺氧、酸中毒易引起持续性肺动脉高血压,因由右至左的分流而引起发绀。

③凝血酶原不足、维生素C不足,使血管脆弱易致出血,如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④白蛋白不足及血管渗透性较大易致水肿。

(4)血液系统:

早产儿体重越小,出生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的降低开始越早,6周后血红蛋白可跌至70~100g/L(足月儿于8~12周后低至110g/L),有核红细胞持续出现在周围血象中的时间也越长。

(5)排泄系统:

①愈不成熟的早产儿,其肾小球滤过率愈低。早产儿若有严重窒息合并低血压的发生,因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更降低,早产儿会出现无尿或少尿。

②浓缩尿液或排除过多液体方面的能力有限,易有水中毒或脱水的危险。

(6)中枢神经系统:

①脑室周围的微血管比较不成熟而易破裂,故在妊娠32周以前易发生缺氧情形而导致血管壁破裂,造成脑室出血。

②黄疸严重时,因易缺氧使脑血管屏障受损而造成核黄疸,导致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③对刺激的反应较慢。

④吸吮、吞咽及张力反射不好,易致喂食困难。

⑤咳嗽反射微弱或无。

⑥呼吸、体温中枢发育不好。

(7)消化系统:

①呕吐反射不良,食管贲门括约肌功能不佳和吸吮、吞咽反射不良,易患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②出生时长时间的缺氧,使肠道血流减少,易有喂食耐受性不良或易造成坏死性肠炎。

③胃容量小,所以进食量少,影响到营养、热量及水分的需求。不同体重早产儿的胃容量有明显差异,如表1所示。到出生2周以后胃容量才明显增加。

④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差,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较好。

⑤肝功能差。

(8)免疫系统:

①由母体处所获得的IgG免疫球蛋白抗体少(大部分的IgG免疫球蛋白是在怀孕末期经胎盘获得),使早产儿易受感染。

②皮肤易受损和感染。

(9)眼睛:

视网膜血管成熟度不佳,过度给氧或长期给氧易造成视网膜血管收缩,刺激血管增生,引起视网膜、玻璃体的出血及纤维化,进而导致视网膜剥离和失明,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10)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快,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倍数较足月儿为大,1岁时足月儿的体重大致等于初生时的3倍,1501~2000g早产儿1岁时的体重可达初生时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达7倍。由于生长特快,极易发生低血钙和佝偻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儿科主治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