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子宫收缩乏力的分类如下:
1、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
特点是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量弱(低于180Montevideo),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少于2次/10分钟。在收缩的高峰期,子宫体隆起不明显,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根据发生时期的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指产程开始即子宫收缩乏力;而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力正常,在产程进行到某一阶段(多在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转弱。协调性宫缩乏力多属继发性,多见于中骨盆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胎先露受阻,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等。
2、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
特点是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兴奋点不是起源于两侧宫角,而是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收缩波自下而上扩散,小且不规律,频率高,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松弛,此种宫缩不能使宫口如期扩张和胎先露如期下降,属于无效宫缩。这种宫缩乏力多属于原发性宫缩乏力即产程开始便出现宫缩乏力。这种宫缩容易使产妇持续下腹疼痛、拒按,精神紧张,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医学教育网提供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医学教育网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全面热招中!欢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