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栓剂
  重点内容
  1.栓剂的概念、特点和质量要求
  2.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次重点内容
  栓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置换价、质量评价与包装储存
  考点摘要
  5.1 概述
  5.1.1栓剂的概念【掌】 
  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5.1.2栓剂的分类【掌】
  1.肛门栓(直肠栓) 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等。可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
  2.阴道栓 为球形、卵形、鸭嘴形等。主要发挥局部作用。
  5.1.3栓剂的特点
  1.常温下为固体,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2.发挥局部作用,如通便、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
  3.发挥全身作用。
  5.1.4与口服制剂比较,发挥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掌】
  1.部分避免首过效应,降低副作用、发挥疗效;
  2.不受胃肠PH或酶的影响;
  3.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4.对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可使用此类栓剂;
  5.不能口服的药物可制成此类栓剂。
  6.生产率较低,成本比较高。
  5.1.5栓剂的质量要求【掌】
  1.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外形圆整光滑,无刺激性。
  2.硬度适宜。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释药。
  5.1.6栓剂的治疗作用【掌】[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1.局部作用的栓剂  通常不吸收。如痔疮栓、局麻栓、消毒栓等故应选择熔化或溶解、释药速度慢的栓剂基质。水溶性基质制成的栓剂因腔道中的液体量有限,使其溶解速度受限,释放药物缓慢,较脂肪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如甘油明胶基质常用于起局部杀虫、抗菌的阴道栓基质。
  2.全身作用的栓剂  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肛门栓。
  (1)药物吸收途径
  栓剂直肠给药后的吸收途径:
  ①药物通过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②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③药物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
  阴道用栓剂给药后,阴道血管与大循环相连,不经肝脏,且吸收速度较快
  (2)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
  ①生理因素
  1)用药时不宜塞得太深,距肛门2cm为宜。距肛门口6cm处,易受肝脏首过作用的影响。
  2)在直肠内保留的时间长,吸收完全。
  3)无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的扩散及与肠粘膜的接触。
  4)腹泻、肠梗塞以及组织脱水等均能影响药物从直肠部位吸收的速率和程度。
  4)直肠液的PH值为7.4,中性而无缓冲能力,溶解的药物能决定直肠的pH.
  ②药物的理化性质
  a脂溶性与解离度:直肠粘膜属类质屏障,对分子型药物有选择通过性。pKa>4.3, pKa<8.5,药物主要以分子状存在,易吸收。脂溶性大(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易于透过。
  b粒度:影响释放、溶解及吸收。混悬型栓剂中,药物粒径小,吸收快。
  c溶解度:吸收的限速过程。药物的溶解度小直肠中溶解的少,吸收少。
  ③基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基质的溶解性与药物相反时,利于释放与吸收。
  ④吸收促进剂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的释放与吸收。
  吸收促进剂可直接与肠粘膜起作用,改变膜通透性,加快药物的转运过程。
  5.2 栓剂基质【熟】
  5.2.1对栓剂基质的基本要求
  1.熔点适宜,即室温时有适宜的硬度与韧性,体温时易软化、熔化或溶解。
  2.熔点与凝固点之差小。
  3.安全,对粘膜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
  4.稳定,在储藏过程中不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不易生霉。
  5.2.2基质的种类[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1.油脂性基质
  1)可可豆脂 同质多晶的组成防过热,β型稳定,乳剂基质;
  2)香果脂和乌桕脂
  3)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4)合成脂肪酸酯
  2.水溶性基质
  1)甘油明胶 不溶化、缓效、阴道栓基质;
  2)聚乙二醇类(PEG)不溶化、缓效、有刺激性;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水溶性,与PEG同;
  1)吐温-61
  2)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Polyoxy 40 stearate)
  3)泊洛沙姆(Poloxamer)188型多用,促吸收,缓释;
  4. 栓孔内涂的润滑剂
  1)  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常用软肥皂、甘油各一份与95%乙醇五份混合所得;
  2)  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则用油性为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或植物油等。
  3)  可可豆脂或聚乙二醇类,可不用润滑剂(不沾模)。
  5.3栓剂的制备【熟】
  5.3.1制备方法 热熔法、冷压法、搓捏法(隔纸搓捏)。热熔法应用最广。
  5.3.2栓剂药物的加入方法
  1、不溶性药物,应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再与基质混匀。
  2、油溶性药物,溶解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基质的熔点或使栓剂过软,可加适量鲸蜡调节。
  3、水溶性药物,与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混匀;或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匀;或将提取浓缩液制成干浸膏粉,直接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混匀。
  5.3.3置换价
  1.置换价的概念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
  2.置换价(f)的计算公式   f=W/[G-(M-W)]
  G为空白栓的平均重量;W为每粒含药栓的平均含药量;M为含药栓的平均重量。
  4)  置换价的意义 根据置换价计算基质的用量。
  计算公式 X=(G-W/f)n 式中n表示拟制备栓剂的枚数。
  5.4栓剂的质量评价及包装贮存
  5.4.1栓剂的质量检查【熟】
  1.重量差异
  2.融变时限  油脂性基质栓30min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无硬心;水溶性基质栓60min内全部溶解。
  3.熔点范围测定
  4.体外溶出速度试验
  5.体内吸收试验
  5.4.2栓剂的包装与贮存
  原则上每个栓剂都要包装。一般栓剂应贮存于30℃以下密闭贮存栓剂
  历年试题
  A型题
  1.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
  A.接近直肠上静脉
  B.应距肛门口2锄处
  C.接近直肠下静脉
  D.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
  E.接近肛门括约肌 (答案B)
  2.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
  A.熔点范围测定
  B.融变时异检查
  C.重量差异检查
  D.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
  E.稠度检查(答案E)
  3.关于可可豆脂的错误表述是  (答案C)
  A.可可豆脂具同质多晶性质
  B.β晶型最稳定
  C.制备时熔融温度应高于40℃
  D.为公认的优良栓剂基质
  E.不宜与水合氯醛配伍
  4.制备栓剂时,选用润滑剂的原则是 (答案C)
  A.任何基质都可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B.水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C.油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水溶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
  D.无需用润滑剂[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E.油脂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
  5.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
  A.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B.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C.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D.药物的重量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E.药物的体积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答案C)
  6.栓剂中主药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
  A.酸价
  B.真密度
  C.分配系数
  D.置换价
  E.粒密度
  (答案D)
  X型题
  1.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栓剂使用时塞得深,生物利用度好
  B.局部用药应选释放慢的基质
  C.置换价是药物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
  D.pKa<4.3的弱酸性药物吸收快
  E.药物不受胃肠PH、酶的影响,在直肠吸收较口服干扰少
  (答案ACD)
  2.增加直肠栓剂发挥全身作用的条件是
  A.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吸收
  B.插入肛门2cm处有利于药物吸收
  C.油水分配系数大释放药物快有利于吸收
  D.油性基质的栓剂中加入HLB值大小11的表面活性剂能促使药物从基质向水性介质扩散有利于药物吸收
  E.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有利于药物吸收
  (答案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