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疾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要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病因概述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转变,现在多病因论已取代了单病因论。

  多病因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多病因论的观点,各种致病因素作用的形式是较复杂的,可有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协同作用等。故疾病的发生是一连串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疾病发生的三要素

  1.致病因子

  即病原因子,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它们是致病的直接病因。各种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是由下列三方面因素所决定:

  (1)致病因子毒性或毒力的强弱;(2)环境中致病因子的剂量或浓度;(3)致病因子进入体内后的变化规律。

  2.宿主

  即人体。人体内在因素是发病的内因,外部的致病因子进入人体,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人体的以下特征与是否发病有明显影响:

  (1)生理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妊娠、营养、免疫和健康状况等。

  (2)行为特征 包括个人的性格、嗜好、风俗、习惯等。

  (3)遗传特征 包括染色体和基因。

  3.环境

  指致病因子和人体所处的周围环境。

  (1)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和地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包括政治、经济、人文、风俗、习惯、宗教、社会结构等。

  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致病因子、人体、环境三者缺一不可,且相互制约。只有三者处于平衡状态,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