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大家复习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大纲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颞下间隙感染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具体资料如下:
临床表现
颞下间隙位置深在、隐蔽,故感染发生时外观表现常不明显,仔细检查可发现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微肿,有深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病变区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作出诊断。
治疗
间隙感染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根据脓肿的深浅、脓腔的大小而采用不同形式的切口:浅部脓肿可在颞部发际内作单个皮肤切口即可;深部脓肿可作两个或两个以上与颞肌纤维方向一致的直切口;当疑有颞骨骨髓炎时,可沿颞肌附着作弧形皮肤切口,切开颞肌附着,由骨面翻起颞肌,使颞鳞部完全敞开引流。注意行弧形切口时,切忌在颞肌上作与肌纤维相交的横行切口,因为切断颞肌的同时可能损伤颞肌的神经、血管,破坏颞肌的功能。如为多间隙感染,还应在颌下区另作切口行上下贯通式引流。
“颞下间隙感染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助理医师栏目。
【这些信息与你相关】
【专业师资解读】2020年口腔医师教材/大纲变化解读及未来备考规划!
【报名条件】2020国家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报名资格测评
【2020辅导】2020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辅导多重班型报班指南!
【复习经验】口腔助理医师过考学员复习攻略分享!
【考点纵览】2020年《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考点小结
口腔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