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儿牙”复习笔记:保持间隙应考虑的有关因素,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希望对备战口腔医师考试的考生有帮助!
(1)儿童的年龄和牙龄:用牙龄预测继承恒牙萌出时间比用年龄更可靠。
(2)恒牙胚发育情况:通过X线片了解继承恒牙胚的发育情况,如果牙胚上面覆盖的牙槽骨已经消失,恒牙会很快萌出。
如果恒牙胚先天缺失,必须观察全口牙齿咬合情况决定是否关闭间隙还是保持间隙。
(3)牙齿萌出的先后顺序:
第一乳磨牙丧失:无6:向近中。有6:2影响。第二乳磨牙早失:一定要制作间隙保持器以防间隙丧失。
(4)乳牙早失的部位:
乳切牙早失,间隙很少丧失。
乳3早失,2占据。
乳5早失,6占据。
(5)牙量和骨量的关系:有散在间隙,可暂时观察,有间隙缩小趋势时,再做间隙保持器。
(6)年轻恒牙早失的间隙处理:
恒1恒6及早作。
常见的间隙保持器:
包括丝圈保持器、远中导板保持器、舌弓式保持器、Nance弓保持器、可摘式间隙保持器。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儿牙”复习笔记:保持间隙应考虑的有关因素”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助理医师栏目。
更多《口腔内科学》复习要点及做题技巧,点击下图观看涵钰老师精彩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