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出题关键知识点归纳,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内容分享如下:
1.手术器材、辅料消毒和灭菌
①高压蒸气灭菌:压力灭菌器有下排气式及预真空压力灭菌器两种。一般器械、布类、纱布、棉花类及橡胶类等均可使用。灭菌效果可靠,但不同物质的压力和灭菌时间要求不同。
②煮沸消毒法:此方法简单,应用方便,适用于耐热、耐温物品,但可使刀刃的锋利性受损。消毒时间自水煮沸后开始计算。一般需15~20分钟。对于肝炎患者污染的器械与物品,应煮沸30分钟。加入2%碳酸氢钠时,沸点即达105℃,可缩短消毒时间,效果更佳(金属器械煮沸5分钟即可达到灭菌要求),并可防锈。
③干热灭菌法:利用电热或红外线烤箱高热烘烤进行灭菌。适用于玻璃、陶瓷等器具,以及不宜用高压蒸气灭菌的明胶海绵、凡士林、油脂、液体石蜡和各种粉剂等物品。不耐高热的物品,如棉织品、合成纤维、塑料及橡胶制品等,不可用此法灭菌。干热灭菌的温度和维持时间应根据消毒物品导热快慢、包装大小和安放情况而定。一般160℃应持续120分钟,170℃应持续90分钟,180℃应持续60分钟。
④化学消毒法:应选择具有杀菌谱广、毒性低、无刺激性、性能稳定、无腐蚀性、作用速度快等优点的化学消毒剂。常用化学消毒剂有乙醇、戊二醛、碘伏、甲醛、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
2.术区常用消毒药物:
①碘酊:杀菌力强,但刺激性大,故在不同部位使用浓度不同:消毒颌面颈部为2%,口腔内为1%,头皮部为3%。消毒皮肤时,应待其干燥后,用70%乙醇脱碘,碘过敏者禁用。
②氯己定溶液:为广谱消毒剂,刺激性小,故使用广泛。皮肤消毒浓度为0.5%,以0.5%氯己定-乙醇(70%乙醇)消毒效果更佳。口腔内及创口消毒浓度为0.1%。
③碘伏:含有效碘0.5%的碘伏水溶液用于皮肤和手的消毒,同样也可用于口腔黏膜的术前消毒,其作用优于碘酊。具有消毒彻底、刺激性小、着色浅的优点。
④75%酒精:最常应用,其消毒力较弱,故常与碘酊先后使用,起脱碘作用。
3.缝合要求:
①切口两侧组织要接触良好。
②缝合应在无张力或最小张力下进行。
③缝合顺序应是先游离侧,后固定侧,相反则易撕裂组织。
④缝合面颈部皮肤时,除沿凹陷皱纹的切口可作内卷缝合、使瘢痕与皱纹的深浅一致外,均要防止创缘内卷及过度外翻,以免导致感染的愈合后瘢痕明显。
⑤皮肤缝合进针点离创缘的距离(边距)和缝合间隔密度(针距)应以保持创缘接触贴合而无裂隙为原则,具体要求因手术性质和部位而有所不同。一般整复手术以缝合边距2~3mm、针距为3~5mm,颈部手术缝合边距为3mm、针距5mm为宜,而组织极易撕裂的舌组织缝合时,边距和针距均应增至5mm以上。
⑥缝合的组织之间不能夹有其他组织,以免影响愈合。
⑦缝合后打结的松紧要适度。
⑧在功能部位(如口角、下睑等)要避免过长的直线缝合。
⑨选用合适的缝线,口腔颌面外科常用1-0、3-0和1号线,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⑩张力过大的创口缝合,应作潜行分离和减张缝合。
4.引流方法:
①片状引流:引流物由废橡皮手套剪成条状制成。主要用于口外创口小量渗液的引流,有时口内创口引流。
②纱条引流:多用特制的油纱条和碘仿纱条作为引流物。
③管状引流:由普通细橡皮管或导尿管剪成引流物,因系管状,故具有引流作用强和便于冲洗及可注药的特点,多用于颌面颈部较大创口和脓腔的引流。
④负压引流:利用细塑料管或橡皮管在创口旁另戳创引出,接于吸引器、吸引球或胃肠减压器上,使创口产生负压,从而达到负压吸引的引流目的。
5.引流的时间:引流物的放置时间应因手术不同而异。污染创口或为防止积血、积液而放置的引流物,多在24~48小时后去除;脓肿或无效腔的引流物应放置至脓液及渗出液完全消除为止;负压引流的去除时间则视引流量的多少而定,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不超过20~30ml时,即可拔除引流管。引流物为异物,在达到引流目的后,应尽早拔除。
6.绷带包扎目的:
①保护术区和创部,防止继发感染,避免再度受损。
②止血并防止或减轻水肿。
③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
④保温、止痛。
⑤固定敷料。
7.麻醉药物:
①普鲁卡因
通透性和弥散性差(不能表麻);
偶有过敏反应:皮炎、荨麻疹或声门水肿;
扩血管作用,麻醉作用时间较短(加入肾上腺素麻醉时间延长)。
②利多卡因
起效时间快,麻醉强度大,维持作用时间长。(和普鲁卡因比);
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表面麻醉);
1%~2%溶液含1:100000肾上腺素(阻滞麻醉);
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强。(心律失常患者首选)
毒性较普鲁卡因大,一次最大用量为300~400mg。
③布比卡因
持续时间为利多卡因2倍(6小时以上),麻醉强度为利多卡因的3~4倍。
0.5%的溶液与1:200000肾上腺素共用。(长时手术)
④丁卡因
穿透力强(表面麻醉);
毒性大(不作浸润麻醉);
最大剂量40~60mg(2%丁卡因不超过2ml)。
⑤阿替卡因(碧兰麻)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
给药后2~3分钟显效;
适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
8.局麻并发症:
①晕厥: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
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重者甚至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发生晕厥,停止注射,放平座椅,头低位;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通畅;芳香氨酒精或氨水刺激呼吸;针刺入中穴;氧气吸入和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②过敏反应
延迟: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药疹、哮喘和过敏性紫癜
即刻:惊厥、昏迷、呼吸心搏骤停。
轻症:脱敏药物
严重:迅速静注安定10~20mg,或分次静脉注射2.5%硫喷妥钠,每次3~5ml,直至惊厥停止。
③中毒
兴奋:烦躁、多话、恶心、呕吐、多汗;
抑制: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
轻微:平卧位,松解颈部衣扣,使呼吸畅通,待麻药在体内分解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重者:给氧、补液、抗惊厥、激素及升压药。
④血肿
注射针刺破血管所致,较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特别在刺伤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出血,在黏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数日后,血肿处颜色逐渐变浅呈黄绿色,并缓慢吸收消失。
防治原则:注射针尖不能粗钝及有倒钩。注射时不要反复穿刺以免增加穿破血管的机会。若局部已出现血肿,可立即压迫止血,并予冷敷;在出血停止之后,则改用热敷,促使血肿吸收消散。并可酌情给予抗感染及止血药物。
⑤感染
红、肿、热、痛;
⑥暂时性面瘫
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麻醉面神经;
⑦神经损伤
注射针穿刺或撕拉,或注入混有酒精的溶液,都能损伤神经,出现长时间的感觉异常、神经痛或麻木。临床上,多数神经损伤是暂时性、可逆性的病变,严重的神经损伤则恢复较慢,甚至有完全不能恢复者。可早期给予积极处理,促进神经功能的完全恢复。
⑧暂时性牙关紧闭
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翼内肌或咬肌。
9.拔牙适应证:
①牙体病损:严重广泛不能修复的龋坏,如残根、残冠。
②根尖周病: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的根尖周病患牙。
③牙周病: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或因条件所限不能治疗者。
④牙外伤: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保存者。
⑤移位或错位牙:影响功能及美观,引致疾病或创伤,妨碍义齿修复的移位牙或错位牙,均应拔除。
⑥多生牙:多生牙常会引起正常牙的萌出障碍或错位,造成错(牙合)畸形,常为拔牙适应证。
⑦埋伏牙、阻生牙:引起邻牙牙根吸收、冠周炎、牙列不齐、邻牙龋坏均应拔除。青少年患者发现阻生的恒牙,有条件者可采用正畸治疗。部分阻生牙也可采用牙移植的方法加以利用。
⑧滞留乳牙:滞留的乳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者,应予拔除。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无恒牙(先天缺失)或恒牙阻生,乳牙无松动且有功能时,则不必拔除。
⑨治疗需要:因正畸治疗或义齿修复而需要拔除的牙;因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良性肿瘤波及的牙。
⑩病灶牙:对可疑为某些疾病,如风湿病、肾炎,特别是一些眼病(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的病灶牙,在有关科室医生的要求下,可予以拔除。引起某些局部疾病如颌骨骨髓炎、上颌窦炎等的病灶牙,在急性炎症控制后也应予以拔除。
⑪骨折累及的牙:因颌骨骨折或牙槽骨所累及的牙,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推荐】
2021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考试黄金考点(61-70)
【高频考点】2021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备战辅导资料(51-60)
202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必刷热门】考点(41-50)
口腔助理执业医师笔试考生必背考点归纳(31-40)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核心考点(21-30)
口腔助理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重要考点小结(9-20)
2021年口腔助理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核心考点(1-8)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出题关键知识点归纳”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分享,更多有关口腔助理医师辅导资料的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助理医师辅导精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