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位正中关系位、后退接触位是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涉及考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颌位正中关系位、后退接触位——口腔助理考点精讲”如下: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正中关系是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突位于下颌窝的中央(是最上、最前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髁突在下颌窝的中央时,髁突对上颌的位置称为正中关系位。
后退接触位从牙尖交错位下颌可以向后移动约1mm,此时,前牙不接触,只有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髁突在下颌窝中的位置是下颌的生理最后位,不能再向后退,从此位置下颌可以做侧向运动和单纯铰链运动。
【进阶攻略】正中关系位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的位置,是一个功能性的后退边缘位,髁突在正中关系位时,又称为铰链位,下颌依此为轴可做18——25mm转动(切点测量)。
【易错易混辨析】后退接触位与正中关系(牙合)两者确定的方法不同,但后退接触位也是髁突在关节窝的功能性最后退位时发生的被诱导的(牙合)关系,因此,一般认为与正中关系(牙合)是同一位。
“颌位正中关系位、后退接触位——口腔助理考点精讲”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助理医师栏目。
2020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班班次选择指南>>
编辑推荐:
【复习指导】口腔助理医师复习要趁早!学不进去怎么破?
【医考故事】2019年口腔医师医考故事 哭过笑过 值了!
【条件测评】国家口腔助理助理医师考试报名条件测评
【复习资料】口腔助理医师考试网课辅导与2019笔试试题对比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