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导致的牙体缺损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颜色改变:初期,龋损部位可能出现白垩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
2. 质地变化:龋损区域的硬组织脱矿软化,探针检查时会有卡住感或者出现洞形缺损。
3. 形态改变:牙体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凹陷、裂隙或洞穴状破坏。早期可能仅限于釉质层,后期可累及牙本质甚至髓腔。
4. 温度敏感性增加:由于牙本质暴露,患者可能会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过敏反应。
5. 自发痛与夜间痛较少见:除非龋损已经接近或达到牙髓,否则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自发疼痛症状。但当病变深入到牙本质深层时,则可能出现短暂的刺激性疼痛。
6. X线影像学特征:在X光片上可见低密度阴影区,边界清晰或模糊不等,可帮助判断龋洞深度及范围。
7. 易继发其他并发症:如牙髓炎、根尖周病、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