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口腔和颌面部软组织间隙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这些间隙是由肌肉、筋膜等结构形成的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当牙源性或腺源性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侵入这些区域时,就可能引发感染。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间隙包括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舌下间隙等。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开口受限、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反应。若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进一步扩散至其他重要器官或组织,如颅内、纵隔等,威胁患者生命。
对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炎症,并结合局部处理措施,比如切开引流以排出脓液、减轻压力。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或异物,以及支持疗法来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