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骨髓炎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骨髓炎在病理表现上有明显的差异。
急性骨髓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症状明显。在病理上,可以看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这些细胞是机体对感染作出的最初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同时,在受累组织内可以观察到血管充血和局部水肿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形成脓肿,即局限性的化脓性炎症区域,其中含有坏死组织、脓液以及炎性细胞。
慢性骨髓炎则是急性期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或由低毒力病原体持续感染导致的结果。其病理特点是病变过程较慢,持续时间长。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肉芽肿形成以及新骨生成的现象。此外,慢性骨髓炎还可能表现出骨质破坏与修复同时存在的特点,即在同一病灶中既可见到骨吸收也可见到新生骨。
总结来说,急性骨髓炎主要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和化脓性改变;而慢性骨髓炎则以长期的炎症过程、纤维组织增生及新旧骨并存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