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多个系统,包括皮肤、黏膜、骨骼和内脏器官等。当梅毒侵犯到颌面部时,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病变。
1. 一期梅毒:如果病原体通过口腔或唇部的微小伤口进入体内,可能会在感染部位形成硬下疳(chancre),这是梅毒的第一期表现。硬下疳通常是一个无痛性的溃疡,边缘清晰、质地较硬,底部清洁。在口腔内,它可能出现在舌、颊粘膜或者牙龈上。
2. 二期梅毒:随着疾病的发展进入第二期,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皮疹以及黏膜损害。此时,在口唇、舌头及口腔其他部位可观察到灰白色斑块或溃疡,这些病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此外,还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 晚期梅毒:若未经治疗,部分病人会进展至晚期(三期)梅毒阶段,此时期病变主要表现为树胶样肿(gumma),这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可影响骨骼、软组织甚至牙齿。在颌面区域,树胶样肿可能导致骨质破坏、瘘管形成以及面部畸形等问题。
总之,梅毒螺旋体通过直接接触或血液传播等方式进入人体后,能够引发从局部到全身的多种病变,其中就包括了对颌面部的影响。对于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而言,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疑似病例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给予恰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