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是一组在血浆和细胞膜表面存在的蛋白质,它们可以识别并结合到病原体或异常细胞上,从而促进其清除。这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大约30种不同的可溶性和膜结合型蛋白,这些成分可以被分为三类:经典途径、旁路途径以及凝集素途径的固有成分;调节蛋白;受体。
1. 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及凝集素途径的固有成分主要包括C1(包括C1q, C1r和C1s)、C2、C3、C4、B因子、D因子、MASP-1/2等。其中,C3是所有三条激活途径中的核心分子。
2. 调节蛋白如I因子、H因子、CD59(膜攻击复合物抑制因子)和衰变加速因子(DAF, CD55)能够防止补体系统过度活化或错误地作用于宿主自身细胞,以维持体内平衡状态。
3. 补体受体存在于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表面,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这些受体包括CR1 (CD35)、CR2 (CD21)、CR3 (CD11b/CD18, 即Mac-1) 和 CR4 (CD11c/CD18),它们参与了吞噬作用和其他免疫反应过程。
通过上述成分的相互作用,补体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