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细胞成分多样,包含上皮、肌上皮和间质成分。由于多形性腺瘤的形态多样性,有时候与一些其他病变如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等很难通过常规HE染色来区分。这时候免疫组化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1. MyoD1 和 Calponin:肌上皮细胞是多形性腺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细胞通常表达平滑肌标志物如Calponin和MyoD1。如果肿瘤中的肌上皮细胞阳性,则支持多形性腺瘤的诊断。
2. S-100 和 p63:S-100 是一种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的蛋白,包括神经内分泌细胞、黑色素细胞等,在多形性腺瘤中也可以见到。p63 是一个转录因子,主要存在于基底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中。这两种标志物的阳性表达有助于识别肿瘤中的肌上皮成分。
3. CK5/6 和 CK14:这些角蛋白在肌上皮细胞中也有较高的表达率,可以用来进一步确认肌上皮的存在。
对于类似病变如腺样囊性癌:
- 腺样囊性癌虽然也含有肌上皮细胞,但其肌上皮细胞通常不表达Calponin。相反,它们可能更倾向于表达p63和S-100。
- 另外,腺样囊性癌中的基底膜成分更为丰富,并且肿瘤细胞常常表现出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特点,如Synaptophysin 和 Chromogranin A 的阳性表达。
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可以有效地帮助病理医生区分多形性腺瘤与类似病变。当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信息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