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和腮腺是位于面部的重要结构,它们在位置上紧密相邻。具体来说,咬肌主要负责咀嚼动作,它覆盖于下颌支的外侧,起自颧弓下面及前缘,止于下颌角及下颌支的外侧面。而腮腺则是一个唾液腺,它的主体位于耳屏前方、下颌骨升支后方的凹陷处,即所谓的腮腺床内。腮腺的浅叶部分覆盖在咬肌的后部表面,也就是说,在面部的侧视图中,可以观察到腮腺的部分组织位于咬肌的后面。
当进行颞下颌关节区域的检查时,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到这两者的位置关系:沿着耳前下方至下颌角的方向轻轻按压,可以先触碰到较硬的咬肌(尤其是在做咀嚼动作时更为明显),随后向后上方移动手指,则可触及质地较为柔软、略显凹陷的腮腺区域。这种解剖位置上的紧密联系也意味着,在临床上涉及到颞下颌关节或面部肿胀等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咬肌与腮腺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