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邻(牙合)面洞制备中,如何防止意外穿髓?

在进行邻(牙合)面洞制备时,预防意外穿髓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1. 了解牙齿解剖结构:术前详细了解患牙的解剖特点,特别是髓腔的位置和大小。对于年轻恒牙或根尖未发育完全的牙齿,髓角较高,更容易发生穿髓。
2. 控制切削深度:在去除龋坏组织时要小心控制钻针进入洞内的深度,避免过度磨除而触及髓室。可以使用探针轻轻探测洞底与髓腔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
3. 采用分步法去腐:先清除表面的软化牙本质,再逐步深入清理至硬质牙本质层。期间可多次检查剩余牙体组织的颜色变化,以判断是否接近髓腔。
4. 使用合适的器械:选择适合洞型大小和形状的车针,并保持其锋利度,这样可以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降低穿髓风险。
5. 观察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在去腐过程中出现异常敏感、疼痛或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评估是否已经接近或触及牙髓。
6. 调整洞形设计:对于龋损范围较大且靠近髓腔的情况,可适当调整洞型设计,如增加龈壁高度等方法来保护髓角区域不受损害。
7. 预防性垫底:当预估剩余牙本质厚度小于1mm时,在去腐完成后即刻进行预防性垫底处理,使用氢氧化钙类材料覆盖暴露的牙本质表面,以减少对牙髓的刺激并促进修复反应。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邻(牙合)面洞制备过程中的意外穿髓现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口腔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