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缺牙是指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些恒牙胚未能形成的一种情况。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 牙齿数目不足: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口腔内缺失一个或多个应该存在的牙齿。
2. 间隙出现:因牙齿数量减少,在缺牙区域可能会形成明显的空隙。
3. 邻近牙齿移位:长期的缺牙会导致周围牙齿向空缺位置倾斜或者移动,影响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
4. 咬合异常:如果缺失的是关键性支撑牙齿(如前磨牙或磨牙),可能会影响到上下颌之间的正常咬合,导致开合、反合等不良后果。
5. 发音障碍:对于一些涉及发音功能的重要牙齿(特别是切牙)的先天性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吐字不清等问题。
6. 面部形态改变:长期严重的缺牙还可能导致面部轮廓发生变化,如上下唇闭合不全、面下1/3高度降低等现象。
7. 心理影响:由于外观和功能上的缺陷,部分患者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活动和个人发展。
以上就是先天性缺牙的一些常见临床表现,在实际诊断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病例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