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骨炎症在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骨质改变:早期可能表现为骨密度轻度增加,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骨质破坏、骨溶解现象。严重时可见到骨皮质的中断或消失。
2. 边界不清:炎症区域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边界往往不清晰,这是因为炎症引起的肿胀和渗出所致。
3. 软组织肿胀:周围软组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在影像上表现为密度增高或者信号强度改变。
4. 骨膜反应:当骨髓炎累及到骨膜时,可能会引起骨膜增生,形成所谓的“骨膜袖套”征象或呈线状、层状分布的新生成骨现象。
5. 牙齿变化:如果炎症影响到了牙齿,则可能出现牙根吸收、牙槽骨破坏等表现。对于儿童患者而言,还可能会影响到未萌出的恒牙胚发育。
6. 感染扩散迹象:如脓肿形成时,在影像上可以看到局部有液化坏死区;若为慢性炎症,则有可能观察到窦道或瘘管形成的影像学证据。
7. 血供变化:在某些情况下,通过CT灌注成像或者MRI弥散加权成像等技术还可以评估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细胞密度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颌面骨炎症其具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