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一般检查的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但具体流程可能因临床实际情况和个人习惯略有不同:
1. 问诊:首先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这一步骤对于后续的检查和诊断非常重要。
2. 视诊:观察口腔外部(如面部对称性)、口唇及周围组织有无异常变化;接着让患者张开口腔,使用口镜或扩舌器辅助查看口腔内部结构,包括牙齿、牙龈、舌头、颊粘膜、硬腭软腭等部位的颜色、形态和完整性。
3. 触诊:通过手指轻轻触摸颌下区、颈部淋巴结以及颞下颌关节区域,感知有无肿块、压痛等情况。同时检查牙齿的松动度和牙周状况。
4. 探诊:使用探针仔细检查每个牙齿表面是否存在龋洞、敏感点或者牙石等,并评估牙龈健康状态。
5. 叩诊:轻敲牙齿以判断其是否疼痛,帮助识别根尖周围炎等问题。
6. 牙髓活力测试(必要时):利用冷热刺激或电活力计检测牙髓的反应性,了解牙髓的状态。
7. X线检查(必要时):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X射线片型,如口内片、全景片等,进一步评估牙齿及颌骨的情况。
8. 其他特殊检查(如有指征):如咬合分析、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估等。
完成上述步骤后,医生会综合所有信息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