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治疗感染性休克的5个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感染性休克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败血症等。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阴性细菌。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比较复杂,血流动力学又有不同类型,故治疗比较困难。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抗休克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休克。

具体说包括5点:

1.控制感染

(1)处理原发感染灶。

(2)应用抗菌药物。

(3)改善一般情况,增加抵抗力。

2.补充血容量: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的血浆或全血。

3.纠正酸中毒

4.心血管药物的应用

扩容纠酸甚至去除病因后休克未见好转时,采用血管扩张药物甚至轻度兴奋β——受体的血管收缩剂。

5.皮质激素的应用

皮质激素主要作用:

①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②阻断α——受体兴奋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改善微循环。

③保护细胞内溶酶体,防止溶酶体破裂。

④促进糖原异生,使乳酸转化为葡萄糖,有利于酸中毒的纠正。用量常较大,达正常量的10——20倍。维持治疗不宜超过48小时。

⑤增进线粒体功能和防止白细胞凝集。

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