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笔试考试【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知识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关于“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笔试考试【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知识点”相关内容,相信参加202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想学习,为方便大家掌握,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在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作用下,末梢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间隙中的一部分Ca2+进入轴突末梢内,促使囊泡向末梢膜内侧靠近,并与轴突膜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量子式释放的方式释放至接头间隙。当乙酰胆碱通过扩散到达终板膜时,立即同集中存在于该处的N型胆碱受体(化学门控通道)的2个α-亚单位结合,由此引起蛋白质内部构象的变化,导致通道的开放,结果引起终板膜对Na+、K+(以 Na+为主)的通透性增加,出现Na+的内流和K+的外流,其总的结果使终板膜处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2.传递特点 ①化学传递:神经与骨骼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进行的;②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运动神经末梢传向肌肉,而不能作相反方向的传递;③时间延搁:兴奋通过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至少需要0.3——0.5毫秒;④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传递过程很容易受药物和内环境理化因素改变的影响(如细胞外液的pH、温度和细菌毒素等)的影响。

3.兴奋-收缩耦联 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两者联系起来的中介性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耦联因子是Ca2+。

4.影响神经-机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病理因素总结

【进阶攻略】

了解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性传递,注意是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的组成;传递特点要知道哪种化学物质作为神经递质、时限等;兴奋收缩耦联要注意基础结构是什么,偶联因子是哪种离子。

【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必究】

医师技能冲刺**班

编辑推荐:

【实战模考】2020年临床助理实践技能新三站各站评分标准|备考技巧

【图文】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史采集/病例分析考点精讲!

做题啦!临床助理医师考试22大科目易错试题答疑汇总

以上关于“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笔试考试【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知识点”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