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消化系统中“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考点相关内容大家是否有掌握呢?为提高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考生备考效率,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内容如下:
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
(1)脾大、脾功能亢进:
先出现充血性脾大;
后有脾功能亢进表现,最常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交通支扩张:门静脉的交通支“4”。
1)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最具临床意义。
2)脐周和腹壁静脉迂曲:以脐为中心向上腹及下腹延伸,脐周出现异常明显曲张者,外观呈水母头状。
3)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引起继发性痔。
4)腹膜后:小静脉可明显扩张、充血。
(3)腹水。
(4)肝性脑病。
(5)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约20%患者发生,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5%——20%。
编辑推荐:
福利!实践技能考官手册∣考试视频∣免费课程限时领!
详细!临床助理医师22大科目重点归纳+技能评分手册!
临床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5个考试重点归纳
收藏!临床助理医师“精神神经系统”20个常考知识精讲!
(免费直播>>)
上文关于“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临床助理医师栏目!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