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考点,相信备考202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学习,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1.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在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作用下,末梢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间隙中的一部分Ca2+进入轴突末梢内,促使囊泡向末梢膜内侧靠近,并与轴突膜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量子式释放的方式释放至接头间隙。当乙酰胆碱通过扩散到达终板膜时,立即同集中存在于该处的N型胆碱受体(化学门控通道)的2个α-亚单位结合,由此引起蛋白质内部构象的变化,导致通道的开放,结果引起终板膜对Na+、K+(以Na+为主)的通透性增加,出现Na+的内流和K+的外流,其总的结果使终板膜处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2.传递特点:
①化学传递:神经与骨骼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进行的;
②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运动神经末梢传向肌肉,而不能作相反方向的传递;
③时间延搁:兴奋通过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至少需要0.3——0.5毫秒;
④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传递过程很容易受药物和内环境理化因素改变的影响(如细胞外液的pH、温度和细菌毒素等)的影响。
3.兴奋-收缩耦联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两者联系起来的中介性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耦联因子是Ca2+.“
【编辑推荐】
【考点速记】2020年临床助理《卫生法规》86个考点整理!
收藏!临床助理医师《医学伦理学》科目常考知识点30条全!
全!临床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考试重点29条汇总!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辅导好课热招中 四大班次供您选购>>
大曝光!2019年医师考试人数大减,2020年通过率或更大!
以上为“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希望大家做好迎战的准备,跟随医学教育网的脚步,循序渐进得复习,屏蔽各种诱惑和干扰,铆足干劲,迎接挑战,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