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助理医师儿科学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颅骨软化:多见于3——6月婴儿;方颅:多见于7——8月以上婴儿;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胸廓肋骨串珠(好发于1岁左右,以7——10肋最明显),肋膈沟;鸡胸或漏斗胸四肢手镯或脚镯;O形腿或X形腿;
生化检查: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X线: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增宽。
恢复期——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正常,X线表现于2——3周后即有改善,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逐渐致密并增宽,骨质密度增浓,逐步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多见3岁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见于重度佝偻病患儿。
3.诊断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4.治疗补充维生素D制剂(0.2万——0.4万IU),补充钙剂,多晒太阳;激期勿使患儿多坐、多站,防止发生骨骼畸形。
5.预防自出生2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一般维生素D每日生理需要量为400IU,连续服用。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简便有效的措施。
编辑推荐:
【考情分析】揭秘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出题方向和考试重点!
【设计理念】为什么说vip签约特训营值得买?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报考指导】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报考问题解答!提前学习 有备无患!
【考试经验】202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网络or 面授辅导班次选购>>


以上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助理医师儿科学考点”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