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发病机制是2018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关于“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发病机制-临床助理医师辅导”的具体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1.黄体功能不足的发病机制:
足够水平的FSH和LH及卵巢对LH良好的反应,是黄体健全发育的必要前提。黄体功能不足有多种因素: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卵泡期FSH缺乏,使卵泡发育缓慢,雌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对垂体及下丘脑正反馈不足;LH脉冲峰值不高及排卵峰后LH低脉冲缺陷,使排卵后黄体发育不全,孕激素分泌减少;卵巢本身发育不良,卵泡期颗粒细胞LH受体缺陷,也可使排卵后颗粒细胞黄素化不良,孕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足。有时黄体分泌功能正常,但维持时间短。部分黄体功能不足可由高催乳素血症引起。此外,生理性因素如初潮、分娩后、绝经过渡期,以及内分泌疾病、代谢异常等,也可导致黄体功能不足。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黄体萎缩不全)的发病机制:
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或溶黄体机制失常,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以致不能如期完整脱落。
2018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主要新政策变化趋势解答汇总
2018临床助理医师网上视频辅导课程热招中!
2018年医师资格21万现金奖学金大奖等你拿!
以上关于“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发病机制-临床助理医师辅导”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