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定位诊断的方法是什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定位诊断的方法是每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①B超检查:获得肝脏及邻近脏器切面影图,可发现2~3cm以下的微小肝癌;

②放射性核素肝脏显像:病变的大小在2cm以上才能呈现阳性结果;

③CT及MRI:有利于肝癌的诊断。当肝癌直径小于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CT难以显示。CT不易发现弥漫性肝癌;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有困难。经造影增强肝影后可显示直径在1~2cm的病灶。

MRI能更清楚的显示肝癌的转移性病灶,可作不同方位的层面扫描;

④肝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与数字减影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DSA)比较很灵敏,能够显示直径小于1cm的小型肝癌。

原发性肝癌定位诊断下述哪个方法最敏感

A.X线肝血管造影

B.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C.MRI

D.放射性核素肝显像

E.X线门静脉造影

【正确答案】B

临床医师2018年复习知识点答疑汇总word版下载

上文关于“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定位诊断的方法是什么?”的问题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相信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