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了解病毒性肺炎的致病特点,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别整理了这篇关于“临床助理医师辅导-病毒性肺炎的致病特点”的文章,具体如下:
(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尤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临床上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中、重度患者发热可为低~中度,亦可高热,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喘憋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部听诊多可闻及中、细湿啰音,有时伴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可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2)腺病毒(ADV)肺炎:3、7两型是引起腺病毒肺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气管支气管上皮广泛坏死,引起支气管管腔闭塞,加上肺实质的严重炎性病变,往往病情严重,病程迁延,易引起肺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功能障碍。本病多见于6~24个月小儿,冬春季节多发。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可持续2~3周,中毒症状重,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咳嗽较剧,可出现阵发性喘憋、呼吸困难等。肺部体征如啰音出现较晚,多于高热3~7日后开始呈现湿啰音,以后因肺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易合并心肌炎、心力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胸部X线特点:
①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肺部啰音不明显时,即可出现X线改变,故强调早期摄片;
②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甚至一个大叶,肺气肿多见;
③病灶吸收较慢,需数周或数月。
2018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模拟题下载(word)
上文关于“临床助理医师辅导-病毒性肺炎的致病特点”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