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都考哪些知识点,相信很多考生比较感兴趣,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总结了;临床助理医师考试中邵启轩老师讲解的心脏骤停涉及到的考点,详情如下: 
一、心脏骤停的概念;心脏骤停的最常见病因。 
冠心病:心脏性猝死中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75%有心肌梗死病史。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预测因素;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存在,亦可预示心肌梗死存活者发生猝死的危险。 

心肌病 
<35岁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 
先天性与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自主神经张力和反射改变 
电解质紊乱(高血钙、低血钾、低血镁等)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药物等因素 
二、心脏骤停临床表现。 
1.前驱期 
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有些患者可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 
可无前驱表现,瞬间发生心脏骤停。 
2.终末事件期 
是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自瞬间至持续1小时不等。 
典型的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 
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加快及室性异位搏动增加最为常见。因室颤猝死的患者,常先有室性心动过速。另有少数患者以循环衰竭发病。 
3.心脏骤停 
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早期诊断)(确定诊断) 
出现呼吸断续,随后呼吸停止 
皮肤苍白或发绀 
核心表现: 
三个消失 
意识,循环,呼吸 
三、初级心肺复苏的顺序。 
心肺复苏的救治顺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四、心脏按压的部位,力度,频率,心脏按压和通气的比例。 
胸外按压要点 
体位: 
平躺置于坚实平面上,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一般推荐在患者背部垫一硬板。 

按压部位:胸部中央(胸骨下半部分—中下1/3交界处)。 
简易定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 
五、电除颤电量。 
早期电除颤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初始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一旦心电监测显示为心室颤动,应立即进行电除颤。 
时间是治疗心室颤动的关键 
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双相波除颤器 
施救者应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120至200J)。如果制造商的建议剂量未知,可以考虑使用最大剂量进行除颤。 
单相波除颤器 
能量选择为360J. 
如果首次电击没有成功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 
如果首次电击没有成功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约5个30:2的按压通气循环)后再次尝试除颤,后续电击至少应使用相当的能量级别或更高能量级别。 
六、肾上腺素的应用。 
室颤和无脉性室速的药物治疗: 
除颤未成功时,可给予1mg肾上腺素静推,每隔3~5分钟重复一次(除颤易化)。 
当室颤/无脉性室速对肾上腺素无反应时,可给予胺碘酮,也可考虑应用利多卡因。 
仅在长QT间期尖端扭转型室速时考虑应用硫酸镁。 
七、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 
编辑推荐:
收藏!实践技能操作试题∣ 考试视频汇总 拿下60分+!
详细!临床助理医师22大科目重点归纳+技能评分手册!
临床助理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试重点归纳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操作项目25个必试题!汇总!
上文关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心脏骤停”常见考点小结”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内容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临床助理医师辅导精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