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一种主要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糖蛋白,在成人中的正常水平通常很低。然而,当成人出现某些疾病时,尤其是
肝癌(如原发性肝细胞癌),AFP的血清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
在临床上,AFP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肝癌筛查:对于有
肝硬化、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检测血液中的AFP水平可以作为早期发现
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肝细胞癌患者都会出现AFP升高,因此单独依靠AFP进行诊断可能会漏诊部分病例。
2. 辅助诊断:虽然AFP不是特异性指标,但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和临床表现,可以提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一般来说,如果血清AFP水平超过400ng/mL,并且持续升高,则高度怀疑为肝细胞癌。
3. 疗效监测:治疗前后定期检测AFP变化趋势可以帮助评估肿瘤负荷的变化及治疗效果。例如,在手术切除、化疗或介入治疗后,若AFP水平明显下降甚至恢复正常,则提示可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反之则需要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4. 预后判断:对于已经确诊为肝细胞癌的患者来说,较高的基线AFP水平往往预示着较差的生存率。此外,在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AFP再次升高,也可能是疾病复发或进展的重要信号之一。
总之,尽管AFP在
肝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