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波与QRS波群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这是因为心房的激动(P波)不能有效地传递到心室,导致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地进行搏动。
2. 心房率快于心室率。由于心房的激动无法传导至心室,所以通常可以看到心房的频率高于心室的频率。
3. P-P间隔与R-R间隔分别保持一致但互不相关。即P波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固定(表示心房节律规则),而QRS波群之间的距离也相对恒定(显示心室节律规律),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各走各的路。
4. QRS波形态可能正常或增宽。这取决于阻滞的位置以及是否出现了逸搏心律。如果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上,那么QRS波通常保持正常;若阻滞位于希氏束以下,则可能出现右束支、左束支或者双侧束支传导障碍,导致QRS波群宽度增加。
5. 可能观察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当房室传导完全中断时,为了维持基本的心脏泵血功能,较低的起搏点(如房室结、希氏束或心室内)可能会自动产生较慢但规律的冲动来驱动心脏收缩,形成所谓的“逸搏”现象。
以上就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的主要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