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枕先露的情况下,胎儿的头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适应产道的形状,以便顺利
分娩。这些动作包括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其中,内旋转是使胎头矢状缝与中骨盆及下骨盆前后径相一致的过程。
具体来说,在第一产程末期或第二产程初期,随着宫缩的加强和持续时间的增长,胎儿头部在下降过程中受到母体骨盆底肌肉群、直肠等软组织阻力的作用,促使胎头发生顺时针方向(对母亲而言是逆时针)约45度到90度的旋转。这种旋转使得原本位于侧方或后方的枕部转向产道前方,即所谓的“枕前位”,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骨盆出口形状,为胎儿顺利通过产道创造条件。
完成内旋转动作后,胎头矢状缝与母体中骨盆及下骨盆前后径相一致,有利于进一步下降直至
分娩。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是在自然状态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