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临床助理医师技能考试中,对于如何根据PR间期来判断房室传导阻滞(AVB)类型的题目,我们需要结合心电图特征来进行分析。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分为三度,每种类型的心电图表现有所不同:
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所有的心房激动都能传导到心室,但传导时间延长。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成人正常值为0.12-0.20秒),超过这个范围即可考虑存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两种类型——莫氏I型和莫氏II型。
- 莫氏I型(文氏现象):PR间期逐渐延长,最终出现一个P波不能下传至心室的现象,形成QRS波群脱落。之后的PR间期又会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随后再次逐渐延长直至下一个QRS波群脱落,如此循环。
- 莫氏II型:PR间期固定不变(可能正常也可能延长),但部分P波后无相应的QRS波群出现,即存在P波与QRS波群的不连续传导现象。这种类型的阻滞通常提示病变位于希氏束以下的心脏传导系统。
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激动完全不能传达到心室,表现为P波和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PR间期无法测量),心房率快于心室率。此时,心室节律由逸搏或交界区、心室的起搏点维持。
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解读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表现对于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类型至关重要。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答此类考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