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急性病毒性
心肌炎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有发热、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
心悸、晕厥等心脏受累的表现。
2. 心电图改变: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
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ST-T的动态变化。严重时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
3. 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指标异常。肌钙蛋白I/T、BNP等心脏损伤标志物水平可显著升高。
4.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左心室功能减退,如射血分数下降,局部或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
-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于评估
心肌炎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发现心肌水肿、纤维化等改变。
5. 病原学检查:通过血液、咽拭子、大便等标本检测到病毒核酸或抗原阳性;恢复期血清中同型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
6. 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是诊断病毒性
心肌炎的金标准,但因其侵入性和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并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当其他非创伤性检查结果不明确时考虑进行此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综合上述各项检查结果,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心脏疾病后,可以做出急性病毒性
心肌炎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