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特性是检测DNA浓度的一个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基于核酸分子中的嘌呤和嘧啶碱基能够吸收紫外线这一性质。在波长260纳米左右,DNA的吸光度达到最大值。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推算出DNA的浓度。
具体来说,当一束紫外光通过含有DNA的溶液时,部分光线会被DNA分子吸收,导致透射光强度减弱。根据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吸光度与溶液中DNA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即A = ε
c l ,其中 A 是吸光度,ε 是摩尔消光系数,c 代表待测物质的浓度,l 则是光程长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60nm波长下的吸光值,然后根据已知的标准曲线或者利用已知的DNA消光系数来计算出溶液中DNA的具体浓度。此外,为了排除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常还会同时检测280nm处的吸光度,并通过A260/A280比值来评估样品纯度。
总之,紫外吸收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且准确测定DNA浓度的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