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紫外吸收特性用于检测DNA浓度原理?

紫外吸收特性是检测DNA浓度的一个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基于核酸分子中的嘌呤和嘧啶碱基能够吸收紫外线这一性质。在波长260纳米左右,DNA的吸光度达到最大值。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推算出DNA的浓度。

具体来说,当一束紫外光通过含有DNA的溶液时,部分光线会被DNA分子吸收,导致透射光强度减弱。根据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吸光度与溶液中DNA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即A = ε c l ,其中 A 是吸光度,ε 是摩尔消光系数,c 代表待测物质的浓度,l 则是光程长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60nm波长下的吸光值,然后根据已知的标准曲线或者利用已知的DNA消光系数来计算出溶液中DNA的具体浓度。此外,为了排除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常还会同时检测280nm处的吸光度,并通过A260/A280比值来评估样品纯度。

总之,紫外吸收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且准确测定DNA浓度的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