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抗菌药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的生命活动过程,达到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效果。它们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虽然这类药物主要是天然来源或半合成的),能够阻止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交联,导致细胞壁结构变得脆弱,最终使细菌因渗透压的变化而破裂死亡。
2. 抑制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氯霉素等药物可以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其正常的功能,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这会导致细菌无法制造必需的生命活动所需的酶和结构蛋白,进而影响其生存能力。
3. 影响核酸代谢:喹诺酮类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DNA旋转酶或拓扑异构酶IV,阻止DNA复制、修复及转录等重要生理功能的进行,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利福平则通过抑制RNA聚合酶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4.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B能增加细菌细胞膜对离子和其他分子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泄露,最终引起细菌死亡。
5. 干扰代谢途径: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通过抑制叶酸合成酶或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细菌体内叶酸及其衍生物的生成,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由于人体不依赖这一途径获取叶酸,因此这类药物对人体细胞的影响较小。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下,人工合成抗菌药能够有效地对抗各种病原微生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