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VCs or PVT)是一种心脏电生理异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特别是心电图(ECG/EKG)。以下是具体的诊断步骤:
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信息,包括心动过速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任何可能诱发或缓解症状的因素。同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心脏疾病史和用药情况也很重要。
2. 体格检查:通过听诊可以发现快速而不规则的心跳声,但仅凭此难以确诊室性心动过速。此外,医生还会评估血压变化及有无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
3. 心电图(ECG/EKG):这是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典型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群,频率通常在150-250次/分钟之间,且节律规则或略不规则。如果患者发作时恰好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则可明确诊断;若未能捕捉到发作期的心电图,可能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来记录长时间内的心脏活动情况。
4. 电生理研究:对于难以确定性质或者反复发作的病例,可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心脏内部电信号传导路径,并通过刺激测试诱发心动过速,以评估其机制和危险性。
5. 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测:虽然不是特异性手段,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采用,如超声心动图可以排除结构性
心脏病;血液生化指标可用于评估电解质平衡状态等。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结合病史、体征以及心电图表现是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键。必要时还需借助更专业的检查手段来进行确诊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