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清创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尽早进行:伤口清洁应尽早实施,一般认为伤后6-8小时内进行最为理想,但不应因此而放弃对超过此时间窗的伤口进行必要的处理。
2. 充分暴露:手术时需要充分显露受伤区域,确保能够彻底清除异物、坏死组织及污染物质。
3. 仔细探查:在清创过程中要细致地检查每个角落,特别是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是否受损,并给予相应的修复或处理。
4. 彻底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消毒液反复冲洗伤口,以去除污物和细菌,减少感染风险。
5. 适当修剪:对于失去活力的皮肤边缘以及无法存活的组织应予以切除,但要尽量保留健康且有功能性的组织。
6.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通常情况下,开放性
骨折、重度污染或延迟处理的伤口可能需要给予短期抗生素治疗。
7. 适时缝合:对于清洁程度较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一期缝合;而对于污染较重或者存在其他不利因素时,则应采用延期缝合策略。
8. 功能恢复重视:在确保无菌操作的前提下,注重手部功能的保护与重建,如必要可联合骨科、显微外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治疗计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