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紧急输血主要应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况,这些情况下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迅速恶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挽救生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需要紧急输血的情形:
1. 大出血: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紧迫的需要输血的情况之一。大出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创伤、手术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等。当失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成人通常超过总血容量的20%,即约1000ml),患者会出现
休克症状,此时必须迅速补充血液以维持血压和重要器官的功能。
2. 急性溶血或急性
贫血:某些情况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等,患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严重
贫血,可能需要紧急输注红细胞悬液来提升携氧能力。
3. 重度凝血功能障碍:例如肝衰竭患者出现的凝血因子缺乏,或者使用抗凝药物过量引起的出血倾向。在这些情况下,除了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外,有时还需要输注冷沉淀物或特定的凝血因子制品以改善止血状况。
4.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对于心脏手术后、重症肺炎等导致心肺功能衰竭且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在其他治疗措施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考虑输血,特别是当患者存在
贫血时。
5. 其他特殊情况:如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姑息性治疗中如果出现严重的
贫血;或者在特殊感染(如疟疾)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时也可能需要紧急输血。
需要注意的是,在决定是否进行紧急输血前,医生应当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遵循相关指南和规范操作。同时,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