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其主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鼻腔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存在开放性伤口时,这种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骼,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板(骨骺)活跃的区域更容易发生感染,因为这些部位血流丰富,有利于细菌的定植与繁殖。
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其他一些病原体也可能导致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但相对少见。例如,在特定情况下,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老年人或有特殊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可能由链球菌(Streptococc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引起感染。此外,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一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也成为了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诊断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时,医生通常会结合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确定具体的致病微生物,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与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