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巨幼细胞性
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的DNA合成障碍,引起红细胞生成过程中核质发育不平衡的一种
贫血。这种类型的
贫血在血液学上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变化。
首先,在外周血检查中,患者通常会出现大细胞性
贫血的表现,即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大超过100fl,同时伴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增加但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或稍低。此外,在血涂片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异常,特别是出现巨幼红细胞增多的现象。
其次,骨髓象检查是诊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
贫血的重要依据之一。在骨髓象中可见到明显的红系增生现象,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且这些幼稚的红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表现为“老核幼浆”的特征,即细胞核比正常情况下更成熟而胞浆较为幼稚。
另外,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能减少或正常。如果缺乏维生素B12时间较长,还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的现象,即出现5个以上的核叶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总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
贫血患者在血液学上的表现主要是大红细胞增多、骨髓象呈现典型的“老核幼浆”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这些特征对于临床医生诊断该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