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采集、临床表现和一些辅助检查。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受伤过程以及伤后出现的症状,如意识障碍的程度与持续时间、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并了解患者是否有逆行性遗忘的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判断是否发生过脑震荡非常重要。
在体格检查方面,需要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意识水平(使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瞳孔反应情况、肢体运动感觉功能及平衡协调能力等。如果存在异常,则可能提示有更严重的颅内损伤。
此外,虽然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在单纯性脑震荡中通常显示正常结果,但在以下情况下建议进行影像学评估:
- 意识水平下降
- 神经系统查体发现新的阳性体征
- 严重
头痛持续不缓解
- 反复呕吐
-
癫痫发作
- 颅骨
骨折或开放性伤口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对脑震荡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检查方法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如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来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变化;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评估视觉运动功能障碍;或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等高级MRI技术观察白质微结构损伤。然而,这些方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在临床应用上还需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