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发热时应如何初步处理?

当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作为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初步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首先,应该准确测量体温,确定是否真的存在发热现象。通常腋下温度超过37.3°C(99.1°F)或口腔温度超过37.5°C(99.5°F)可认为是发热。

接下来,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非常重要,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近期是否有外出史、接触史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发热的原因。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咽痛、腹泻、皮疹等,并记录下来,因为不同的伴随症状可能指向不同的病因。

对于轻度发热(体温37.5-38.5°C),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例如使用温水擦浴帮助散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让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同时鼓励多喝水以补充体液,避免脱水。

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8.5°C或者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烦躁)、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则需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并尽快联系医生进一步诊治。常用退热药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正确使用。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发热时更需谨慎对待,及时就医是非常必要的。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