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病理学中,炎症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反应,它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炎症介质是指由炎症部位释放或活化的能够介导并放大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主要的炎症介质包括:
1. 组胺:组胺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释放的一种重要早期炎症介质,可以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以及平滑肌收缩。
2. 白三烯(Leukotrienes):白三烯是一类由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的脂质介质,它们能够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性和粘附作用,同时也能引起支气管收缩和平滑肌痉挛。
3.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前列腺素同样是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来,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炎症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增强痛觉敏感度以及调节体温等效应。
4.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和干扰素γ (IFN-γ) 等,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并促进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趋化因子则负责引导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5. 补体系统成分:补体系统的活化可以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片段(如C3a、C5a),这些片段作为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参与炎症反应。
6. 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在炎症期间由吞噬细胞产生的高反应性化学物质,它们能够损伤周围组织并促进炎症过程的发展。
7.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能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及白细胞聚集,对于急性炎症反应的早期阶段尤其重要。
这些炎症介质在不同类型的炎症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了解这些介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炎症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炎治疗方法。